展覽時間 :2018.10.28—11.21 (周一閉館)
展覽門票:50元(全價票);30元(學生優惠票)
展覽地點 :北京時代美術館1-4號展廳
主辦方 :中國美術學院、北京時代美術館
承辦方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
協辦方:華熙國際投資集團、華熙LIVE
藝術總監 :許江、趙燕
學術主持 :高世名、管懷賓
策展人 :姚大鈞
協同策展 :牟森、高世強、文濤
中國美術學院執行工作組 :杜一晨、王旖旎、梅悅子、馬原馳、朱璽
北京時代美術館工作組 :王燕、段曉波、韓卓韋、李湘穎、劉慧、李響
技術 :中國美術學院 virREAL 藝術科技中心,跨媒體藝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支持單位: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時代藝術基金
獨家新媒體藝術平臺:MANA
首席戰略合作藝術APP ARTPLATFORM PARTNER 在藝APP
開幕演出現場
展覽現場
旋構塔|全息書寫:2018國際跨媒體藝術節由北京時代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聯袂呈現,展覽以“全息書寫 Holographia”為主題, 由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副院長、virREAL 藝術科技中心主任姚大鈞擔綱策劃,內容涵蓋虛擬現實,概念與物件,機器與身體,影像生存等方面。分為三大區塊,分別對應著三個研究創作系統:賽博(開放媒體)、漫游(實驗藝術)、出逃(媒介展演)。
賽博(開放媒體)
“賽博”是指在進階的賽博時代,即賽博耐提克(控制論)世界已成為日常,在社交媒體已占據并改變了包括個體身份、親友關系、貨幣流通等生活現實的當下,我們所面臨的“賽博倒錯”:現實與虛擬的互為表里,肉體存在與體外意識的共生,未來與歷史,未知與已知的糾纏互卷。此一時代特有的恍惚與倒錯在藝術家的創作中凝結成為一系列的反思和發散的研究型創作議題:人工智能漢字詩歌,中國賽博格,渾天時空觀,心印宇宙虛擬現實,未來城市生態,數據生命,生物權力,視聽官能聯動,開放式科幻書寫,社交媒體迷因等。
《Archive Dreaming(數據庫之夢)》
Refik Anadol(土耳其)《數據庫之夢》(沉浸式影像)
藝術家 Refik Anadol 打造的沉浸式藝術裝置Archive Dreaming,可以對SALT Galata藝術館內的170萬個文檔進行搜索和分類。它可以實時渲染170萬張圖像。創作者通過數據可視化的設計,對龐大的文件進行管理,并用圖像識別網絡為每張圖片提供信息,打造出了震撼的沉浸式空間,讓人們體驗被圖書包圍的感覺,并且可以與這些視覺資料元素進行實時互動。
《Render Ghost》
NAXS《Render Ghost》(VR 劇場/裝置)
劇場演出時間:僅限 2018年10月28日 &11月2、3、4、9、10、11、16、17、18日(15:00 17:00 20:00)。 演出長度約30分鐘。(活動報名方式:“北京時代美術館”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后臺預約)
NAXS 一支來自臺灣的新媒體藝術團隊,在此虛實邊界不斷加速交融的時刻,NAXS以儀式劇場的角度思考虛擬/現實的可能性。表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觀眾帶著頭盔前行,第二階段,觀眾拿下頭盔,以裸視的方式觀看現場的表演。此時無數細碎的保利龍球被幾具大型吹風機吹的漫天飛舞,幾乎已達霧霾,視覺范圍甚小的狀態,滿布空中的保利龍球開始以螺旋狀的方式向上竄升,雷射光由上而下射出,向下投射在中心區原本就已經預備好的半球體突起物上。觀眾所感受到的不再是視覺與身體的不諧調,而是如幻夢式場景的震撼。
演出現場
《比人類更人類:社會科幻》
Christian von Borries(瑞士)《比人類更人類:社會科幻》(雙頻影像)
《音療》
楊子敏 楊思韜《音療》(機械聲音裝置)
《叫魂器》
徐程《叫魂器》(聲音影像互動裝置)
《太空迷走》
吳元安《太空迷走》(激光聲音裝置)
《堂吉柯德的輪回術》
王旖旎 雷馮寧《堂吉柯德的輪回術》(影像裝置)
《賽博格小學生》
王宣淇《賽博格小學生》(VR 裝置)
《單向度未來》
孫科锜《單向度未來》(科幻短片)
《你的話語》
馬正陽《你的話語》(人工智能詩歌機器人)
《終局:致敬貝克特》
蔡宇瀟《終局:致敬貝克特》(VR 戲劇裝置)
《心印宇宙 2.0》(科幻 VR 系列)
《心印宇宙 2.0》(科幻 VR 系列)
漫游(實驗藝術)
“漫游”是由裝置與影像交叉構成的幻覺體驗,以“漫游”的概念來貫穿真實和虛幻的敘述。這個詞通常被理解為一種太空欲望的征服行為,在人類對宇宙論的構建中,不斷折射的卻是人類文明自身的景象。連光都無法逃脫的黑洞捕獲著一切可知可感的物質,那么我們的娛樂消費化資本世界里是否同樣構建著一個無形“黑洞”。藝術家的臆想,是對現實生活的努力跳脫,以青年的敏感、靈活和90后特有的廣闊視野為“感受力探針”,迅猛而決絕地扎向鮮活的生活,塑造、表達屬于他們的生命體驗和世界經驗。
《平行世界》
朱璽 《平行世界》(裝置)
《低語》
鄭麗鎮《低語》(裝置)
《不確定的游戲》
姚聰《不確定的游戲》(單頻影像)
《發芽》
姚純純《發芽》(行為影像)
《途中的大象》
吳穹 汪洋《途中的大象》(單頻影像)
《山陬海澨》
孫曉宇 《山陬海澨》(三頻影像)
《公主柳》
盧意《公主柳》(單頻影像)
《重返美麗新世界》
林祚雄 高英普《重返美麗新世界》(單頻影像)
《眾生相》
段官來《眾生相》(裝置)
出逃(媒介展演)
媒介展演系 《二十二條軍規》(跨媒介巨構)
“出逃”是以文學名著《第二十二條軍規》為本的跨媒介巨構。它是敘事主導的,是基于具體空間的,是非單一媒介的。它試圖使不同的媒介最終“拼溶”在一起,形成一個敘事場,共同構建成一個表演性裝置,使所有進入其中的人都被卷入一個情境之中,成為演員與場景的一部分。戲劇成為一個過程而排演則成為路徑。“圖景-情境-場景”是 Catch-22 這次創作在媒介層面主要的實驗方向。場景、情景、圖景對應著從大到小排列的三種不同尺度,這三種尺度的嵌套與疊加同時在空間層面與敘事層面發生作用。出逃,就是要從一層層嵌套的空間中離開,從“圈套”的遞歸中反向逃脫,回歸日常。
戰地 Battlefield
戰地 Battlefield
地下室 The Cellar
地下室 The Cellar
壕溝 In a Ditch
壕溝In a Ditch
荒原 The Waste Land
荒原 The Waste Land
斯諾登 Snowden
斯諾登 Snow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