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6-22 11:27:58
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鄉村側重于生活方面或生態方面,而對生產方面的重視不夠,導致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可持續性比較差,資金不流暢現象嚴重。
1基礎設施欠缺,忽視后期的管理
鄉村的基礎設施一直以來都是比較落后的,自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以
來,鄉村的基礎設施有所完善和提高,但是存在的問題很多。基礎設施的質量問題日益暴露出來,在后期的使用中發現,由于本身質量差和缺乏后期管理,造成田間道路路面斷裂嚴重。很多村落道路兩側只是裸露的土壤,沒有任何垃圾桶等垃圾收集設施。
農村水平生活提高后,機動車數量增加,大型車輛越來越多,農村道路已經不能承載大量重型汽車的使用了。同時,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方面,僅僅重視灌溉設施的配套而忽視了排灌設施建設,一旦遇到強降雨,就會發生洪澇滅害,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危害。
基礎設施建設一直以來是“三分建,七分管”,基礎設施的后期維護管理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是由政府財政投資的,但是建成后的監督管理和更新維護不明確,運行形式不明確,責任推卸,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推托,無人權衡。很多鄉村內建設規劃好的公共基礎設施,有人使用而無人管理,導致基礎設施的損害和浪費的現象。例如,安放的垃圾桶不見了,裝好的路燈不亮了以及安裝好的休閑桌椅損壞了等一系列不好的現象出現,導致國家投資的浪費。
2重視外在形象,忽視內在驅動力
通過調研發現,現階段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著重強調外在的美麗,“村村通工程,危房舊房拆遷新建,綠化廣場建起”等一些列項目的實施,基本上改良了農村的交通現狀,美化了農村環境。但是在此基礎上,卻忽略了鄉村經濟的內在長遠發展,缺乏鄉村經營模式理念,不能很好的挖掘具有自身優勢的資源,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以及銷售都沒有很好的運營起來,對農業觀光和休閑旅游等方面重視還遠遠不夠。鄉村長遠的內在發展驅動力還有待提高和完善。
3產業構建欠缺,鄉村空心化嚴重
目前,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過程中產業結構單一、產業結構不完善、資源配置不合理,很多天時地利的資源都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大量的浪費。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第一產業,生產力缺乏,一二三產業發展不融合。
鄉村普遍存在就業機會較少,城鄉收入差異巨大的問題,從而導致農村青壯年以及兒童大量的減少,鄉村“空心化”普遍發生。同時,近些年鄉村旅游迅猛增加,很多鄉村在建設規劃過程中只注重政績而不重視運營,導致美麗鄉村出現更加嚴重的“空心化”局面。
4資金問題短缺,滯留建設的步伐
國家制定了許多關于美麗鄉村的相關政策,但是各級政府在接收后并沒有使它們很好的得到落實,其中很多基層矛盾頻頻出現。在筆者三下鄉調研美麗鄉村采訪當地縣級黨支書和農民的時候發現,上級在推行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的時候僅僅只提供了建設項目目標,并沒有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但是同樣要按時對下級部門進行一定的考核和驗收,這就給當地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考驗,特別是對于一些相對貧窮的縣市。同時,農民對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會要求村委去解決,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會堅決反對,從而出現問題難解決,資金難籌,工作難派等現象,這就滯留了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的步伐。
此文章由創藝園旅游規劃設計整理編輯分享,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