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樞紐站
三大核心特色
定義非凡體驗
科技賦能,歷史鮮活呈現:
深度運用AI全息投影、動態影像還原、智能投屏、數字人講解、VR技術等,讓珍貴史料與歷史場景突破時空限制,生動再現。
深度還原,沉浸歷史現場:
精心復刻重要歷史建筑門庭,真實還原多個標志性歷史場景,營造身臨其境的觀展氛圍。
創新體驗,專屬話劇舞臺:
由學生社團傾情演繹以職教歷史為背景的原創話劇,用藝術形式生動講述歷史,感染力十足。
六大主題展廳
全景展現職教百年征程
序廳:當歷史遇見AI,開篇即是震撼
剛踏入序廳,立體字和AI觸摸屏就組了個“動態講臺”,指尖一點就能刷到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教社的親切關懷和殷殷厚望。
轉身凝望浮雕墻,AI投影將歷史重現,把“開創先河”、“延安握手”、“實業報國”、“辦學實踐”四個名場面逐個點亮,光影混著音效,最后匯成一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馬上get到什么叫“歷史的厚重感會發光”。
開創先河:觸摸最初的“教育救國”理想
社徽上的“手”字藏著彩蛋——古文字“手”加個圈,就是百年前“雙手萬能+手腦并用”的硬核理念。AI全息投影直接把1918年的第一屆年會“復原”眼前:黃炎培先生與沈恩孚、王正廷等中華職教社先驅濟濟一堂,為革除“脫離生產”的舊教育,舉起“教育救國”的旗幟。
走近這清晰的光影,仿佛能看到黃炎培在臺上闡述職業教育之目的——“為個人謀生之預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預備、為世界及國家增進生產能力之預備”,親歷那場改寫中國職教命運的覺醒。
風雨同舟:烽火中的職教堅守
按下AI投屏書的扉頁,抗戰時期職業教育前輩的故事即刻展開;
1932年的校園里,“九一八”紀念活動上,中華職業學校義勇軍軍訓的授旗典禮正熱血上演;
重慶中華職業學校宿舍的木床、工具盒靜靜陳列,訴說著“手腦并用”的理念如何在烽火中扎根。
這里沒有冰冷的展品,只有可感知的熱血。戰亂里,職教人從沒停下過“教技能、救國家”的腳步。
繼往開來:新中國的職教“成長日記”
全影像打開“時光放映機”,1949年黃炎培參會的畫面、1957年40周年紀念會的熱鬧……老照片突然“動”起來,比看紀錄片更帶感。
獨立影院里藏著穿越密碼:學生話劇社把歷史演成了“沉浸式劇場”,演員就在你身邊還原當年的激烈討論,一秒穿越到那個“建設新中國”的熱血年代。
與時俱進:新時代的職教“成績單”
十八大以來的職教故事形成了“動態信息流”:從理論研究到社會服務,從“溫暖工程”到國際合作,7大項目像“職教版朋友圈”,刷著刷著就明白“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不是空話。
墻上的活動照片里,能看到社員們調研、辦學的身影,現在的職教人,還在續寫前輩的故事。
尾廳:留下你的“職教印記”
臨走前一定要打卡AI交互簽名臺——電子筆一劃,你的名字就和48位創立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發起人“同框”,體驗科技感拉滿的儀式感。
抬頭就是那句“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在標語前,用拍立得定格你的專屬“職教時刻”,即拍即得,把這份紀念帶回家。
感受這百年的故事,從來不是過去式,而是等著我們續寫的進行時。
【彩蛋!】遼寧展廳——家門口的職教“高光”時刻
遼寧職教的創新成果、大連職教的特色實踐,看完只想說:原來身邊的職業教育,早就這么牛了!
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