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VR眼鏡就能“登上”航母甲板、“走進”火箭發射現場,拿起畫筆設計的作品就能通過AI變成3D模型甚至實物……在2025中國新媒體大會技術展上,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攜VR大視界——AI科學智造空間亮相。這款以“寓教于樂”為核心,融合虛擬仿真、創意實踐與學科知識的創新產品,為青少年科學教育打造了全新體驗場景,成為展會焦點。
政策引領下的創新實踐
近年來,教育領域對科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持續提升,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創新科技教育形式、豐富科技教育內容,推動科技教育與前沿技術深度融合。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境視界打造的AI科學智造空間,旨在通過技術創新破解傳統科學教育中“抽象難理解、實踐門檻高”的痛點。
AI科學智造空間針對3-6歲幼兒、小學生及中學生設計分層體驗內容。對于低齡段學生,側重科學興趣啟蒙,通過趣味互動點燃好奇心;針對中小學生,則深度覆蓋科學知識學習、實驗探究與前沿科技體驗,讓抽象的科學原理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的實踐過程,平衡“學”與“樂”的雙重需求。
戴上VR眼鏡后的主觀視角
沉浸式互動體驗,讓科學學習“好玩又有用”
VR大視界AI科學智造空間以“AI+VR”技術為核心,構建了多元豐富的科學實踐場景,讓學生們在趣味體驗中收獲知識與能力。
在這里,學生可以化身AI設計師,將手繪的拖鞋、掛飾、機器人等創意作品,通過AI技術轉化為3D立體模型,還可3D打印留念或分享;他們也能成為飛機、火箭或無人機工程師,親手設計的裝備將進入虛擬世界,參與航母艦載機起飛、太空探索等模擬任務,直觀感受科技應用的魅力。
虛擬場景的無限可能讓學習打破時空界限:戴上VR眼鏡就能“環游”全球著名景區,在情景體驗中激發語文、地理、生物等學科興趣;參與“未來艦長計劃”,沉浸式了解艦載機從機庫定位、升降機轉運到甲板起飛的完整流程,在探秘大國重器中培育科學素養與愛國情懷。同時,學生還能與自己設計的作品合影、生成專屬互動短片,進一步提升學習的趣味性與參與感。
AI科學智造空間吸引了現場眾多逛展者體驗
多維價值賦能,構建科學教育新生態
AI科學智造空間通過沉浸式體驗打破傳統課堂的時空與認知壁壘,將前沿科技資源引入教學,讓虛擬場景成為學生創新思維的實踐場,學生們在靈活運用知識、應對復雜挑戰的過程中,獲得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該產品將個人探索與國家科技發展緊密相連,學生在參與大國重器制造、尖端科學發現的體驗中,科學夢想被點燃,科技報國的遠大理想逐漸扎根,為培育未來強國棟梁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AI科學智造空間規劃投放至科技館、青少年宮、新華書店等多元場景,未來將成為學生科學教育的重要補充,為青少年成長注入科技力量。


















微信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間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