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的宣傳片場景有多個演員出鏡的時候,往往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可能會出現錯誤。我們重新布置攝影機時,在更換、調節鏡頭和照明時,往往會忘了演員所看的方向,特別是如果這個新鏡頭是一個正面近景的話。一個演員原來看著左方,現在可能不自覺地把視線移向右方,這就把這場戲搞糟了。北京智慧地球則在拍攝兩人對話的場面時,會選擇拍攝一個正在對話的演員的單人鏡頭時,讓第二個演員留在原地,但在攝影機視線之外,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首先它使攝影機不至于錯擺到關系線的另一側去。其次則是攝影鏡頭內的演員的表演會更自然一些,因為他有個說話的對象,而不是對著空處說話。如果拍第一個演員的單獨的鏡頭時,因為某種原因而不能用第二個演員,那就要給演員在遮光斗的一旁定出一個參考的視點。或者一工作人員站在那里代替缺席的演員,或者選一個物體來達到這個目的。有一些技師喜歡把他們的拳頭放在遮光斗旁作為參考視點。
不在畫面中出現的演員應處于攝影機的視野之外,以保證攝影機位的正確布局。演員或替身位于鏡頭之外以便給女演員提供正確的參考視點,使人感到她的注意力仍集中在前面鏡頭中出現過的一個明確的物體或人物上。演員一定不能看著攝影機鏡頭。這樣準會破壞關系線的方向,使觀眾感覺演員像是直接看著他們而不是看著其他演員。
另外有一種特殊情況,在故事片中只有為著特殊的目的演員才可以看鏡頭。
比如演員向觀眾獨白,如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在他的影片《理查三世》(Richard III 1955)中所作的那樣。這是從舞臺劇借來的手法。在舞臺上演員可以打斷劇情的發展,向觀眾發表自己對事件的觀點。它是一種沿襲慣例,但可能破壞演出的流暢。
另一種更正規的做法是演員像電臺或電視播音員一樣向觀眾進行講述。
在第一種情況下,演員直接向觀眾講述。于是觀眾突然成為演出故事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這種手法破壞了坐在漆黑的電影院里的觀眾的安全感,而第二種例子,演員是在和另一個演員交流,不論后者是否出現在前后的鏡頭中。所以,在第二種例子中,雖然演員也直對著鏡頭,但觀眾感到更自然得多。
宣傳片的拍攝只有的短短的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但是會出現人物畫面較復雜的情況,所以這種眼神與畫面的跟蹤凸顯的尤為重要,而北京智慧地球認為,如果拍攝的素材足夠多的話,那么后期剪輯或許也能夠幫忙修正一些拍攝中出現的問題,不過只能作為修正的手段,而不能完全依靠后期。